中华医学杂志杂志社
 
/ / /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内刊号:CN:11-2137/R
国际刊号:ISSN:0376-2491
出刊日期:周刊
期刊级别:
(2022)复合影响因子:1.595
(2022)综合影响因子:1.401
CA 化学文摘(美)(2022)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1-2022年度)
WJCI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1)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期刊荣誉: 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简介
中华医学杂志(ISSN 0376-2491,CN 11-2137/R)创刊于中华医学会成立的1915年,英文刊名: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作为中华医学会的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医学杂志创刊10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全面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紧密跟踪世界医学科技进步的潮流,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提高中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医学科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推动中国医学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以及繁荣中国医学科技出版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经数代人的努力,中华医学杂志形成了科学性强、权威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刊物特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中国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均把中华医学杂志列为核心期刊。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提供的资料,中华医学杂志的被...查看详情
 
/ 稿 / /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医药卫生策略探讨、铭记经典、标准与规范、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病例报告、争鸣、继续教育园地、综述、读者来信、国内外学术动态、文献速览等栏目,本刊综述基本为定向约稿,不接受自由投稿。本刊已启动“开放阅读”,创刊以来的所有文章均可在官网上免费阅读和下载,但不可用于商业用途或上传至其他平台。
一、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时,文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知情同意。
2.来稿须提供标准版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投稿时需上传其电子版文件,此文件可在本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中下载,授权书中应依作者顺序签名,介绍信要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同时将上述介绍信及授权书纸质版邮寄到本刊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00052)。
3.来稿要求:按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要求,来稿一律实行网上投稿,请登录本刊官网,点击“在线投稿”进行投稿。作者随时可上网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
4.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姓名、学历及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及其通信地址、电话和邮箱。
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须用中英双语标注于中英文摘要下方(请在邮寄授权书时附上基金证书复印件),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37050),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9637050)。
6.本刊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开辟“快速通道”。凡要求“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说明(并附加两份不同单位的专家审议单)和查新报告。符合标准可快速审核,随时刊用。
7.若在投稿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该作者的任何来稿。对于所退稿件允许作者就退稿提出申诉。
8.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15天不返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9.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用,均在线支付,在线支付后可自行开具电子发票。稿件刊登后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
10.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一律在投稿系统中在线支付,无论稿件录用与否,稿件处理费均不予退款。
二、撰稿要求
1.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以25个汉字以内为宜,题名中的数字尽量用阿拉伯数字,但要避免以数字开头。
2.作者署名:所有作者应在投稿时对署名及顺序无异议。姓名写在题目下,作者右上角码数字编号与单位前冠上编号对应,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原则上一位作者仅能标注1个单位(若作者隶属的行政机构与完成课题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工作和提供研究条件的机构不一致,或作者隶属不同机构时,以提供研究条件和完成研究工作的机构为作者单位),确需标注多个单位者,需在投稿介绍信加盖所有著录单位的公章(所有公章盖在同一介绍信上),且第一作者单位必须为资料来源单位。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信作者,通信作者信息列于论文题名下;整理者及协作组成员信息列于文后、参考文献前。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并应用其本国文字和中文同时注明其通信地址,地名以国家公布的地图上的英文名为准。
3.摘要:所有论著类论文均需附400字左右结构性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医药卫生策略探讨、流行病学、荟萃分析、系统综述、经验交流、和新技术新方法栏目也需附上简单的描述性中、英文摘要。除此之外的其他所有论文(综述、继续医学教育、病例报告等)也均需提供简要的提示性中文摘要(非结构性,100~200字)。有通信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电子信箱(Email)。举例:通信作者:冷希圣,Email:lengxisheng@aliyun.com;Corresponding author:Leng Xisheng,Email:lengxisheng@aliyun.com。
4.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5.研究设计:应明确描述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调查设计应阐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几期、采用何种盲法、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
6.统计学方法: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如:t=3.45,χ2=4.68,F=6.79等)和P值应给出具体值,P值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统计量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P小于0.000时若取有效位数到小数点后3位应写P<0.001而不写P=0.000。涉及多组中两两比较时,应说明比较方法,具体检验值可不提供。当涉及总体参数估计(如总体均数、总体率、RR值、OR值、HR值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置信区间,原则上,P值不能代替置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1, Q3)方式表达,不应采用 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T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7.医学名词:应使用1989年以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量的名称应根据GB 3100/3101/3102.8-19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规定使用。如分子量应为相对分子质量。
10.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1.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2.志谢: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志谢者本人同意。
13.贡献声明:原创性论著须在参考文献前著明作者贡献,写明每位作者对研究的计划、实施和报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如:直接参与(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文章撰写(起草文章、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工作支持(统计分析、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其他。
14.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题名后如是电子文献,还应标注文献类型,其文献类项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前3位,超过3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 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以电子版优先发表的文献,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刊名,年,卷(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如果获取和访问路径中含DOI,则可以省略).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中文:网络预发表)].
举例:
[1] Cappa C, Gregson K, Wardlaw T, et al. Birth registration: a child′s passport to protection[J]. Lancet Glob Health, 2014, 2(2): e67-68. DOI: 10.1016/S2214-109X(13)70180-3.
[2] 李惊子. 血尿//王海燕. 肾脏病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82-287.
[3] Ockner RK. Acute viral hepatitis//Wyngaarden JB, Smith Jr LH, Bennett JC, eds.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M]. 19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92:763-770.
[4] Dahl J, Gulseth HL, Forsén L, et al. Risk of hip and forearm fracture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s. The HUNT Study, Norway[J/OL]. Bone, 2021,153(2021-07-09)[2021-09-0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8756328221002751?via%3Dihub. DOI: 10.1016/j.bone.2021.116110.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三、不同类型文章的具体撰写要求
1.述评类: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2.指南与专家共识类:是进行循证决策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其制订应基于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的证据,并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在制订前应进行前瞻性注册(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org),制订完成后按照规范化格式进行撰写和报告(RIGHT清单)。此外,制订全过程应对参与者的利益冲突进行详细声明和管理。
3.原创性论著:可按前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需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或题名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结果部分有所表述。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可参照CONSORT报告规范撰写。
4.综述、Meta分析、系统综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系统综述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采用国际通用PICO格式方法明确研究问题,即患者patient,干预措施intervention,对照措施comparison和结局指标outcome),全面检索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的一种合成研究(根据情况可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合并,也可仅作描述)的方法。可参照PRISMA报告规范进行撰写。
5.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等):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6.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CMCR):是由中国科协资助、《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临床案例成果的发布平台,旨在鼓励临床医务工作者将其实践诊疗经验总结为规范化的病例报告,通过案例分享提升同行业的诊疗服务水平,并藉此扩展对医生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快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征稿范围包括罕少见病、疑难病,或有临床借鉴意义的常见病的病例报告,以及医技科室相关的案例分析和新技术的应用经验。投稿方式同上,来稿一经刊登,平台将以开放获取方式(CC-BY-NC-ND协议)公开展示。所有信息资源在网络公共领域里可被免费获取。已在CMCR在线发布的内容,平台允许作者在其他媒体再次发表。
7.读者来信: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8.会议纪要、消息类:会议纪要和消息类文章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点击在线投稿
 
/ / /
 
/ / /
 
 
/ / /
 
 
 
 

(c)2008-2018 聚期刊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